照顧者注意事項

常見問題

  • 如何照顧同住新冠確診長者?

  • 如果確診者是兒童或青少年,作為家長或照顧者需要注意什麼?

家長及照顧者需要注意的事項:

  • 觀察病情

    • 記錄病童病徵開始的日期和時間。

    • 定時觀察病童的體温並作記錄,如懷疑有發燒情況(正常體溫為 36.5 - 37.5°C),應每相隔四小時以耳探式溫度計量度體温。微燒、頭痛、喉嚨痛可以服用止痛退燒藥,例如撲熱息痛。

    • 觀察病童的進食量,和大、小便次數和量。

    • 每天觀察及記錄病童有沒有增加症狀如咳嗽、流鼻涕、喉嚨痛、嘔吐情況等。

    • 觀察病情有否惡化情況最為重要,例如出現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等。

  • 個人衛生及生活習慣

    •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適量活動、充足休息和睡眠以提升免疫力。

    • 照顧者和病童須時刻妥善戴上外科口罩,以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 教導病童注意個人衛生。進食前後、如廁後或接觸不潔物後,必須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 教導病童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覆蓋口鼻,然後小心掉棄紙巾到有蓋垃圾桶,再徹底清潔雙手。

    • 病童應使用個人餐具、水杯、漱口杯、牙刷和毛巾,不應和其他家人共用個人物品。

  • 家居環境及衛生

    • 應遵從衛生防護中心指示留在家中,照顧者和病童儘可能留在一個房間不要與其他家人接觸。

    • 打開窗戶以保持空氣流通。

    • 如家居環境許可,病童與其他家人使用不同用膳空間或分時段用膳。

    • 如果家居環境容許,請安排病童獨立使用洗手間。如需共用洗手間,各家人的毛巾、個人衛生用品應隨身拿走,分開存放。

    • 病童使用的洗手間需要定時用 1: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

    • 每天以 1:9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家居並以 1: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病童玩具

    • 確保廁所去水渠 U 型隔氣長期儲水,防止病毒散播。

  • 病毒檢測

    • 如使用病毒快速抗原測試套裝,應遵照測試套裝內指示完成所有步驟。請妥善處理用完之測試套件,掉棄到有蓋的垃圾桶。

  • 緊急情況

    • 一旦發現病童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神智突然模糊、持續發高燒、抽筋跡象或進食困難等徵狀出現,應馬上召緊急救護車送院。

  • 詳情可參閱: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paed_fifth.pdf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 關日華醫生)

http://www.medicine.org.hk/hkps/download/20220214%20HKPS%20Press%20Release%20Statement%20on%20how%20to%20manage%20children%20with%20COVID%20at%20home.pdf

  • 如果家長核酸檢測呈陽性,如何照顧小朋友以避免傳染給子女

盡量請其他屋企人幫手照顧小朋友,如果冇其他屋企人可以幫手,唯有雙方都戴口罩,做好手部衛生,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共用物品。

  • 我能否繼續餵哺母乳?

  • 母乳餵哺給寶寶和媽媽的健康帶來很多好處,包括全面的營養、抗體及活細胞,可增 強寶寶的免疫力。目前有限的研究並未有從母乳樣本發現此病毒,因此沒有足夠科學 證據顯示病毒會經由母乳傳播。然而,在餵哺母乳的過程,媽媽可能透過飛沫或身體 接觸把病毒傳給寶寶。

  • 假如懷疑/確診 2019 冠狀病毒病,你可與醫護人員及家人商討是否適合繼續餵哺母 乳,例如所處方藥物是否適合母乳餵哺。如果你仍想繼續餵哺母乳,應採取預防措施 避免將病毒傳播給寶寶。當餵哺寶寶時,要先佩戴外科口罩,保持雙手清潔。若你感 到不適而不能直接餵哺,亦可考慮把母乳擠出。媽媽擠奶或泵奶前或接觸寶寶前,應先清潔雙手和做好個人衞生措施。然而,媽媽因病未能餵哺母乳或想暫停餵哺,可以 嬰兒配方奶餵哺寶寶;同時亦應定時擠出母乳,以避免乳管阻塞和乳腺炎。

  • 如需親友支援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防疫事項?

非同住親友:

  • 不可以進入家居檢疫人士屋企;

  • 帶口罩:建議帶兩個外科口罩,或者一個外科口罩(裡層)和一個布口罩(外層),或者帶一個KN95口罩

  • 接收送遞物品:建議你採用非接觸方法。上門送遞物資的親友只可將物品放到單位門外(如單位外的椅子上),不可進入屋內,以減低感染風險。同時,你應避免與家居檢疫人士面對面接觸, 應等待親友離開樓層時,才接收送遞物品。

同住親友:請參見以上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