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待移送入院或社區隔離設施人士
最新資訊
【3月6日】消防處推出新服務,供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市民透過電郵、WhatsApp或微信聯絡處方,以獲安排送往社區隔離設施。可參考安排輕症確診者送往社區隔離設施。
常見問題
為何要有尚待移送入院或隔離設施人士的安排?
香港第五波疫情涉及傳播速度極快的 Omicron 變異病毒株,新增個案海嘯式上升,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的急症室、病房及社區治療設施均承受極大壓力,無法接收所有 2019 冠狀病毒病檢測呈初步陽性或確診個案,必須優先處理和照顧風險較高、病情較嚴重的患者。
同時,政府的社區隔離設施亦尚未足以即時將所有沒有病徵或徵狀輕微的人士從家居移送往隔離設施集中隔離。
沒有病徵或徵狀輕微的感染人士在等候移送期間應注意甚麼?
在等候移送期間應保持冷靜,繼續留意身體狀況,無須惶恐。雖然海外經驗顯示感染 Omicron 變異病毒株的成年人士的病徵較感染 Delta 變異病毒株輕,但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幼童仍有機會出現較嚴重的病徵和併發症。
接種新冠疫苗可減少住院及出現嚴重個案的機會,對降低重症甚或死亡的情況尤為關鍵。(有關接種疫苗事宜,本會建議市民透過不同途徑了解疫苗的訊息,作出相應的決定,並且尊重及包容其他人的決定。如有需要,可致電本會健談健問Health Chat服務(Whatsapp電話:+852 9738 2934)查詢。) 詳見B1 部分.
由於感染人士可能需要等候較長時間才能獲安排移送,他們在等候期間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經常清潔雙手和注意咳嗽禮儀,盡量減低傳播病毒的風險。
如家庭情況許可,感染人士應留在自己的房間內,關上房門並盡量避免與其他同住人士有面對面的接觸、共同進餐或共享私人物品。如果需要離開房間,須正確佩戴緊貼面部的外科口罩。環境衞生方面,建議盡可能打開窗戶以保持單位空氣流通,並每日清潔和以 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家居環境。如需要共用洗手間,應在每次使用後即時清潔和消毒,並每星期至少一次把約半公升清水倒入每個地台排水口。
甚麼是「新冠病毒病人入院分配系統」?
當市民透過社區檢測中心/流動採樣站進行 2019 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而檢測結果呈陽性/初步陽性(以下簡稱「感染人士」),有關個案會列入「新冠病毒病人入院分配系統」。然而,由於醫院現時無法接收所有個案,因此必須以病人福祉為依歸,優先處理風險較高人士或病情嚴重患者,醫院管理局會根據系統資料按風險評估將有需要的病人移送醫院,其他感染人士會按序移送往社區隔離設施。
感染人士在等候移送期間可以外出嗎?
感染人士在等候移送期間應盡一切可能留在家中,避免外出。如必須外出(例如前往求診),須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盡可能使用點對點交通工具。
如出現病徵怎樣辦?
為照顧這些人士的醫療需要,醫院管理局設立熱線,供有需要人士查詢並向他們提供醫療建議。醫院管理局亦啓動「指定診所」,協助處理病況較輕微的感染人士,讓他們可以接受適當的診治。有關專屬的士車隊免費接送 2019 冠狀病毒病確診人士往返指定診所,請參考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202/16/P2022021600593.htm
如你出現以下警告症狀時,需要直接前往急症室:
- 服用退燒藥後仍然發燒超過攝氏 38.5 度,並持續多於兩天*
- 體温攝氏 35 度或以下
- 抽搐
- 呼吸困難或氣促
- 失語或不能行動
- 不能甦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 胸部或腹部疼痛
- 頭暈或意識混亂或精神狀態明顯轉變
- 虛弱或腳步不穩
- 孕婦的胎兒活動減少或停止(適用於妊娠期 24 周或以上的孕婦)
- 持續不能飲食,或腹瀉/嘔吐多於兩天
*請按照藥物指示服用退燒藥,切勿過量服用。
有沒有為等候入住隔離設施確診人士設的電話熱線?
醫院管理局開設電話熱線 1836 115,每日上午八時至晚上十時運作,每週七天,解答等候入住隔離設施確診人士的醫療查詢及提供感染控制建議。
電子手環的安排如何?
政府的承辦商會安排工作人員到你的居所,協助你佩戴電子手環及送遞關於安裝「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的指引。視乎情況而定,工作人員亦可能提供「居安抗疫」智能機頂盒,配合電子手環供你應用。政府人員會透過電子手環監察以確定你在等候期內留在居所。
如已接種2劑新冠苗,在第 6 天和第7天,或之後當你的快速抗原檢測結果連續2日呈陰性,或你已被移送到醫院或隔離設施,你可自行剪斷和棄置手環,以及刪除「居安抗疫」應用程式。
如對承辦商工作人員身份、電子手環或「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有疑問或有任何查詢,請致電熱線 5394 3150 或電郵至 shs@ogcio.gov.hk 或將姓名和聯絡電話以短訊傳送至 5394 3388 或使用 WhatsApp 熱線 9617 1823 查詢。
詳情請瀏覽「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使用指南專頁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chi/stay-home-safe.html )。
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期間的生活如何安排?
你需要留在單位內等待送往醫院或隔離設施。你應留在自己的房間內(如可 以),關上房間的門,及盡量避免與其他同住人士有面對面的接觸。如果需要離 開房間,你須正確佩戴緊貼面部的外科口罩。其他人士(包括朋友、親友或非同 住人士)不應進入該單位和該房間。你應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共同進餐和共享私 人物品。
你需自行安排所需的基本日常用品及/或食物,包括透過毋須接受檢疫的親友供 應或透過互聯網/電話訂購(建議採用非接觸付款方法)。惟上門送遞物資的人 員只可將物品放到單位門外(如單位外的椅子上),不可進入屋內,以減低感染 風險。同時,你應避免與有關人士面對面接觸。如你無法自行安排基本日常生活 所需,可致電「1833 019」熱線。
如何棄置垃圾?
請將垃圾包紮好,最好用雙層袋裝好以避免洩漏,然後把垃圾交予沒有受感染的同住人士幫助棄置,該沒有受感染的同住人士棄置垃圾時需正確佩戴緊貼面部的外科口罩。然後清潔雙手。
尚待移送入院或隔離設施的人士何時可離開家居,如常生活?
若尚待入院人士最終獲送醫院或隔離設施,可自行剪斷和棄置電子手環,在接受治療和隔離後,遵照相關條件出院或完成隔離。然而,因有關設施目前仍然供不 應求,個別尚待入院人士可能未能及時獲送醫院或隔離設施。
未接種或只接種一劑新冠疫苗者,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的人士須在家居進行14日(以接受檢測或接收樣本翌日為第 1 天;如無接受檢測或接收樣本紀錄,則以收到檢測結果通知當日為第 1 天)醫學監察並滿足相關檢測要求,方可視作完成隔離或家居檢疫。如有關人士第 14 天仍未獲送醫院或隔離設施,可進行檢測包括快速抗原測試:如結果呈陰性,相關人士將無需再接受隔離,可離開家居,如常生活;如結果呈陽性,相關人士仍須留在 家中等候,每天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直至獲得陰性結果,方可離開家居,如常生活。相關人士在政府系統上將被記錄為 2019 冠狀病毒病康復者。
若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且於檢測陽性後第六和第七天的快速測試取得陰性測試結果,可於第七天提早離開家居。
若他們在這連續兩天至少取得一次陽性測試結果,及後可每日進行快速測試,連續兩天取得陰性結果後便可離開家居。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密切接觸者安排相若。
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的人士只要滿足上述條件,無須等待同住家人康復或完成檢疫,即可離開社區隔離設施或家居。
有關提早完成隔離和家居檢疫條件,請參考 政府新聞公布。
更多詳情,可參考:
尚待入院或隔離設施的初步確診或確診人士 - 常見問題(2022年3月29日)
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呈陽性人士手冊 (4月4日更新)
提前完成隔離和家居檢疫條件(流程圖) (202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