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檢疫人士
居安抗疫計劃
Stay Home Safe Scheme
如果是密切接觸者或次密切接觸者,政府會向其發出檢疫令,簡稱QO—Quarantine Order;
政府會安排經評估為合適的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進行為期分別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
(隔離期因應是否已接揰兩劑疫苗而異,詳見常見問題"如果我的快速抗原檢測結果為陰性,我可以離開我的檢疫地點嗎?")
「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使用指南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pdf/stayhomesafe/userguide_BI.pdf
【個人家居自顧錦囊】手語版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672018947311483&ref=sharing
常見問題
接受家居檢疫期間需要做甚麽?
你需每天量度體溫兩次及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同時,你必須在檢疫期内的指定日子自行進行快速抗原檢測,並在讀取測試結果後立即拍照以保留檢測結果。另外,接受14天家居檢疫的人士亦須在檢疫期第12天於社區檢測中心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並保存載有檢測結果的電話短訊通知。
請將相關的健康監測資料及檢測結果記錄於「家居檢疫人士醫學監測表」。請保留所有檢測結果及填妥的醫學監測表,以供衞生防護中心人員作不定期查核。
由2022年7月15日開始,政府會要求進行居家隔離的2019冠状病毒病確診感染人士佩戴電子手環。
確診人士於居家隔離期間必須戴上電子手環,以確保他們遵從法例的隔離要求,不可離開其居家範圍,減低出現社區傳播的機會。
如果我的快速抗原檢測結果為陰性,我可以離開我的檢疫地點嗎?
如果你的同住家人為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人士,你會被視為密切接觸者而須要接受14天家居檢疫。
如果你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你可以在接受家居檢疫第六天*及第七天*,或第七天*後連續兩天(最少相隔24小時),進行快速測試。若你在這連續兩天的快速測試均取得陰性測試結果,你可以離開檢疫地點,如常生活。你不會獲發快速抗原檢測陰性證明文件。
如果你未有接種 ,或者只接種一劑新冠疫苗,你須要接受14日家居檢疫及醫學監察。如果你於第十四天*進行的快速測試結果為陰性,你的檢疫令將會完結。
*目前以接受檢測或接收樣本翌日為第一天;如無接受檢測或接收樣本紀錄,則以收到檢測結果通知當日為第一天。
接受家居檢疫期間感到不適該怎麽辦?
家居檢疫人士需每天量度體溫兩次及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若你在家居檢疫期間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症狀(例如發燒、咳嗽伴有或不伴有痰、氣促、肌肉和關節疼痛、頭痛、疲勞乏力、腹痛、嘔吐和腹瀉等),亦應立即進行快速抗原檢測。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 https://www.chp.gov.hk/ratp)。 若市民使用網上平台有困難,亦可致電1836 119自動系統登記身分證明文件及電話號碼。衞生防護中心會於稍後聯絡有關人士,以完成申報程序。
在家居檢疫期間,若你有醫療緊急情況,須直接前往急症室,請致電 999,並告知工作人員你在進行家居檢疫。
家居檢疫人士如何安排日常生活所需?
家居檢疫人士需自行安排所需的基本日常用品及/或食物,如透過毋須接受檢疫的親友供應或透過互聯網/電話訂購。若無法自行安排基本日常生活所需,可致電「居安抗疫」計劃熱線。
接收送遞物品(例如膳食和網上購物貨品)時要注意甚麼?
我們建議你採用非接觸付款方法。上門送遞物資的人員只可將物品放到單位門外(如單位外的椅子上),不可進入屋內,以減低感染風險。同時,你應避免與有關人士面對面接觸。
家居檢疫人士可否如常棄置垃圾?棄置垃圾時有什麼注意事項?
請將垃圾包紮好,最好用雙層袋裝好以避免洩漏,然後把垃圾交予沒有受感染的同住人士幫助棄置,該沒有受感染的同住人士棄置垃圾時需正確佩戴緊貼面部的外科口罩。然後清潔雙手。
有甚麼感染控制建議給家居檢疫人士?
除了提供緊急及必要服務的照顧者或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士(包括朋友、親友或非同住人士),不可進入該單位。
除了提供緊急及必要服務的照顧者或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士(包括朋友、親友或非同住人士),不可進入該單位
在除了棄置垃圾、接受緊急和必要的醫療健康服務、接受強制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或陪伴有需要的人士(例如小童、長者、有長期病患或殘疾人士)接受緊急和必要的醫療健康服務或強制檢測,家居檢疫人士必須於整個檢疫期間逗留在該單位內
除上述活動外,檢疫期間必須關上該單位的大門
經常清潔雙手和注意咳嗽禮儀
盡可能打開窗戶以保持單位空氣流通
每日清潔和消毒家居環境。可使用 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把 10 ml 含 5.25% 次氯酸鈉的家用漂白水與 490 ml 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至 30 分鐘後,用清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 70%酒精消毒
被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泄物汚染的物品表面或地方,應先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然後用 1 比 4 稀釋家用漂白水(把 10 ml 含 5.25%次氯酸鈉的家用漂白水與 40 ml 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 10 分鐘後,用清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 70%酒精消毒
如廁後先蓋廁板再沖廁
如廁後應以梘液和水清潔雙手
每星期一次,把約半公升清水倒入每個排水口
先佩戴一個貼面的外科口罩,方可打開單位大門接收送遞物品或棄置垃圾
如需親友支援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防疫事項?
非同住親友:
不可以進入家居檢疫人士屋企;
帶口罩:建議帶兩個外科口罩,或者一個外科口罩(裡層)和一個布口罩(外層),或者帶一個KF94口罩;
接收送遞物品:建議你採用非接觸付款方法。上門送遞物資的親友只可將物品放到單位門外(如單位外的椅子上),不可進入屋內,以減低感染風險。同時,你應避免與家居檢疫人士面對面接觸, 應等待親友離開樓層時,才接收送遞物品。
同住親友:
請參考“確診者注意事項“常見問題:
我已經向醫院求診,正在家中等候 (或正在居家檢疫),我可以做什麼避免傳播給同住家人?需要自我監察病狀嗎?我家細小,無獨立房間,我可以怎樣做?
如果確診者是兒童或青少年,作為家長或照顧者需要注意什麼?
誰適合居家隔離?
2019冠狀病毒病的患者需要進行隔離,以防將病毒傳播給別人。對一些人來說,居家隔離是其中一個做法,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家中進行隔離。以下是一些不適合在家隔離的例子:
• 不能自行安排有效監察個人健康狀況及確保在出現情況惡化時立即求醫的的高風險人士*
• 需與非家庭成員共用煮食或洗手間設施,例如居住在劏房、多人同住的板間房、宿舍床位或籠屋
• 家中未能安排獨立房間讓確診人士進行家居隔離
• 家中未能安排一個確診人士專用的洗手間
• 有其他同住成員未確診但屬於高風險人士* ,而該高風險人士無法遷離
* 高風險人士包括70歲或以上、5歲或以下、懷孕28周或以上孕婦、免疫力弱人士政府會安排不適合居家隔離的人士在適當的隔離設施進行隔離。
更多有關資訊,請瀏覽網頁:https://www.coronavirus.gov.hk/chi/tested-positive.html